阴阳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关于阴阳:
阴阳学说将宇宙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统一。最初的阴阳现象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面的一面为阴,继而不断引申解释自然与社会的所有现象,比如:明暗、寒热、日月、昼夜、内外、动静、上下、黑白、快慢、男女、强弱、奇偶、进退等等。
而阴阳关系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并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包涵着。阴阳学说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完全相符。这也就是说,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的、静止地去看,而是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
太极图十分形象的、直观的反映了阴阳的特征,该图中的阴阳两仪,中间呈现S形曲线,表示了阴阳消长、刚柔相济和稳定和谐。
阴阳还反映到节气上。把一年时间分作两份,冬至开始至夏至之前为阳,夏至开始至冬至之前为阴。一日也如此,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午前为阳,子前为阴。
关于五行:
五行学说是奇门遁甲的重要根本观念。水、木、火、土、金是构成宇宙的五种基本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依其性质与这五种物质相比拟而进行归类。这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互相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
人体的五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人有毛发,自然就有草木;人有双目,自然就有日月;呼吸为风,挥泪就成雨;骨为山,血脉就为河流。中医的五行,也反映出了这种对应:五脏属阴,肝属木,肾属水,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六腑属阳,肝以胆为腑,肾以膀胱为腑,肺以大肠为腑,心以小肠为腑,脾以胃为腑,腑脏相连,有病互染。
五行的性质:
水──湿润入土,以生万物;具有寒冷、向下的特征。
火──火向上升,具有炎热、向上的特征。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征。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征。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征。
五行归类简表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天干 | 甲 乙 | 丙 丁 | 戊 己 | 庚 辛 | 壬 癸 |
地支 | 寅 卯 | 巳 午 | 丑辰未戌 | 申酉 | 亥 子 |
方位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气 | 风 | 热 | 湿 | 燥 | 寒 |
五化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形 | 矩形 | 尖形 | 方形 | 圆形 | 波形 |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音 | 角 | 徵 | 宫 | 商 | 羽 |
五窍 | 目 | 舌 | 唇 | 鼻 | 耳 |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 | 肉 | 皮毛 | 骨 |
五津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腧 | 井 | 荥 | 腧 | 经 | 合 |
五元 | 元性 | 元神 | 元气 | 元情 | 元精 |
五贼 | 怒 | 喜 | 思 | 忧 | 恐 |
五德 | 仁 | 礼 | 信 | 义 | 智 |
五魔 | 财 | 贵 | 胜 | 杀 | 淫 |
五星 | 岁星 | 荧惑 | 镇星 | 太白 | 辰星 |
五帝 | 大昊 | 炎帝 | 皇帝 | 少昊 | 颛顼 |
五虫 | 鳞虫 | 羽虫 | 倮虫 | 毛虫 | 介虫 |
五器 | 规 | 绳 | 度量 | 矩 | 准 |
五商 | 财 | 情 | 健 | 逆 | 智 |
企业五素 | 竞争 | 文化 | 整合 | 核心 | 应变 |
五温 | 温 | 热 | 自然 | 凉 | 寒 |
气象 | 风 | 晴 | 雾云 | 雷 | 雨 |
地理 | 树木 | 山 | 平原 | 道路 | 河流 |
八神 | 符 合 | 蛇 天 | 地 | 虎 阴 | 玄 |
九星 | 辅 冲 | 英 | 任芮禽 | 柱 心 | 蓬 |
八门 | 伤 杜 | 景 | 死 生 | 惊 开 | 休 |
五行还是相生的。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爱之意,指某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着促进滋生的帮助作用。
金生水——铜镜凝结空中水气变成露珠,金属熔化后成液体状态。
水生木——草木赖水份以生长。
木生火——木柴燃烧产生火 。
火生土——火能把燃烧后的东西变成土;地震喷火,生成新土地。
土生金——一切金属来自土地。
五行也是相克的。
相克,指某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着制约、压抑的作用。其规律如下:
金克木——金属制品能砍伐树木。
木克土——树木的根能入土。
土克水——土能吸收水份,土堤能防水。
水克火——水能灭火。
火克金——火能熔化金属,铸铜成器。
有了相生、相克,世间万物才能够维持着一种比较固定与稳定的平衡与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