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蔡元培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国家的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他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又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想潮流。蔡元培提倡民权与女权,鼓吹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蔡元培一生凡三娶。1889年3月与元配王昭(仲明)结婚。1900年,王氏病逝,翌年续娶黄世振(仲玉)。1921年1月,黄氏病逝。1923年7月,续娶周峻(养浩)。周氏于1975年8月病逝。他们共有五子:阿根、无忌、柏龄、怀新、英多;二女:威廉、睟盎。
生平
清同治六年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1890年中进士,1894年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杀害了他所崇拜的谭嗣同,令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 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
- 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1915年与李石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与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
-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着手改革北京大学。改革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北京大学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劳工神圣,在全国大学中,第一次招收女学生。
赴任前,蔡元培的众多友人认为北大校方腐败,如赴任有碍名望。孙中山认为,“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教育。”蔡元培慨然领命。
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学术研究中心,而且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五四运动中同情学生爱国斗争。1923年1月被迫辞职出走欧洲。
- 1926年2月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
- 1927年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九·一八事变后,奔走呼号,倡导抗日。 11月27日和萧友梅博士于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即现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
- 1928年于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中国第一所美术综合院校国立艺术院(即现中国美术学院),为全国美术最高学府。
- 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特务统治,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拥护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卜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其著作辑有《蔡元培选集》。
任校长时实行的办北京大学的方针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教育家。
生平
- 1891年,生于安徽省徽州府歙县。
- 1906年,就读于基督教中国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
- 1909年,考入美以美会所办的南京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
- 1910年,汇文书院合并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笔。
-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毕业论文题为《共和精义》。全家从歙县迁南京,与汪纯宜结婚。
- 1914年,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
-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 1917年8月,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于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 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5月,南京高师成立教育专修科,任教育科主任。
- 1919年,与刘伯明等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同年当选为会长;作为南京高师代表参与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月刊。
- 1919年2月,发表《教学合一》,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4月,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率先提出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
- 1920年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
- 1921年,参加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11月,从事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学制”起草工作。
- 1922年2月,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机关刊物《新教育》主编,并发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评学制草案标准》、《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
- 1923年7月,致函国立东南大学代理校长刘伯明,辞别东大,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被安徽旅宁同乡会、同学会所办南京安徽公学推为校长。先后谢绝被聘任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改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金陵大学校长的邀请,专事中华教育改进社工作及促进平民教育运动。
- 1927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晓庄学校。1930年被查封。
- 1932年,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
- 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 1946年1月,创办重庆社会大学;4月,筹备将育才学校迁沪及筹办上海社会大学。
- 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去世。
教育思想
言论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历史地位
- “万世师表”
- “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
-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黄炎培
黄炎培( 1878-1965 ),上海人,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都督府教育司长。
生平
- 1915年参与发起成立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任江苏省教育会会长。
- 1917年赴美考察,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职业教育。
- 1919年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理事长,并任《新教育》月刊社主持人。
- 1939年与沈钧儒等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
- 1941年“统一建国同志会”演变成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被推选为常委会主席。
- 1945年领导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任常务理事。
- 1946年代表民盟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参加调停国共两党关系。
-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 1954年至 1965 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建中央第一、二届主任委员。著有《中国商战失败史》、《中国教育史要》等。
主要著作
《中国商战失败史》、《中国教育史要》
陈鹤琴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浙江上虞--1982年12月30日,江苏南京),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1892年3月5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1906年入杭州美北浸礼会所办的蕙兰中学读书。1911年春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赴美国留学,先在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求学,获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8月回国,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教育科,讲授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曾任教务部主任。1927年任晓庄师范学校指导员及第二院院长。同年任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科科长。1928年至1939年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1940年至1945年在江西泰和创办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1945年,在上海创办市立幼稚师范学校。1949年,由原东南大学为基础在1927年组建的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52年,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并入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师范大学),任南京师范学院首任院长,兼幼教系主任。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1982年12月30日在南京病逝。
事略
- 1919年后在南京高师教育科期间,建立教育实验区,为推广小学教育作实验。与陶行知、廖世承、陆志韦、郑晓沧、俞子夷、涂羽卿等人共同倡导新教育,大力提倡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治精神。1920年春,任新教育共进社英文书记。1921年12月与陶行知等人组成中华教育改进社。
- 1921年7月与廖世承合著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法》和《比奈西蒙智力测验材料》,由南高教育科出版,列为南高师丛书之一。同时编制中小学各项科目的各种测验,推动教育测验运动的开展。
- 1921年8月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任学会总务股主任。
- 1922年出版《语体文应用字汇》,为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开创了中国汉字字量的科学研究。对编写小学课本和普及教育起了推动作用,也为陶行知、朱经农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提供了用字依据。
- 1923年在南京鼓楼自家客厅创建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1924年获东大教育科主任徐养秋支持,扩建为“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邀请东大教育科美籍讲师洛林斯为顾问,陈鹤琴任园长,张宗麟协助研究工作,和东大教授陆志韦、张子高、涂羽卿、董任坚和附中音乐教师甘梦丹组成董事会。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实验中心,在教具、教材、教法等方面的试验结果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1932年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
- 1928年后,在南京创办了5个实验学校和幼稚园,后在上海创办了7所小学和附设幼稚园。
- 1929年,与陶行知合作,以南京五区实验学校为基础,发起建立中华儿童教育社,发展成为中国研究和推动儿童教育的中心。
- 1940年,在江西创办中国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江西幼师改为国立,并增设幼稚师范专修科。
- 1949年5月曾先后两次遭国民政府当局逮捕,经上海五位大学校长联合营救获释。1958年后开始受到中国政府当局批判,文革中受迫害。
- 陈鹤琴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科学校。为配合幼儿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需要,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玩具与教具。为丰富儿童的知识,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如《中国历史故事丛书》、《小学自然故事丛书》等。并为幼教、小教界主编了多种辅导性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与《新儿童教育》等。为推广与普及关于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创办与领导了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通过学术团体的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进行了辅导。
主要著作
- 《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
- 《家庭教育》(1925)
- 《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
1 《民国历史导读》01章 中华民国历史年表
2 《民国历史导读》02章 中华民国国旗国花国歌
3 《民国历史导读》03章 中华民国历届首脑
4 《民国历史导读》04章 孙中山
5 《民国历史导读》05章 黄兴,廖仲凯
6 《民国历史导读》06章 袁世凯
7 《民国历史导读》07章 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
8 《民国历史导读》08章 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唐绍仪
9 《民国历史导读》09章 胡汉民,宋教仁,谭延闿,林森,严家淦,孙科,于右任
10 《民国历史导读》10章 蒋中正
11 《民国历史导读》11章 蒋经国
12 《民国历史导读》12章 李登辉
13 《民国历史导读》13章 陈水扁,吕秀莲
14 《民国历史导读》14章 冯玉祥,阎锡山,韩复榘,唐继尧,孙传芳,孙殿英
15 《民国历史导读》15章 张勋,蔡锷,嘎达梅林
16 《民国历史导读》16章 四大家族
17 《民国历史导读》17章 孙中山与两个“三民主义”
18 《民国历史导读》18章 张静江,黄郛
19 《民国历史导读》19章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20 《民国历史导读》20章 张自忠
21 《民国历史导读》21章 张学良,杨虎城,刘斐,顾祝同
22 《民国历史导读》22章 戴笠,毛人凤
23 《民国历史导读》23章 李宗仁,白崇禧,张治中,陈铭枢,唐生智,何应钦
24 《民国历史导读》24章 陈诚,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戴安澜,廖耀湘
25 《民国历史导读》25章 傅作义,张灵甫,王耀武,胡宗南,黄维,汤恩伯
26 《民国历史导读》26章 连战,宋楚瑜,马英九,李敖
27 《民国历史导读》27章 胡适,鲁迅,章太炎,梁实秋
28 《民国历史导读》28章 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黄宾虹,丰子恺
29 《民国历史导读》29章 徐志摩,田汉,聂耳,冼星海,贺绿汀,阿炳,刘天华
30 《民国历史导读》30章 茅盾,闻一多,朱自清,巴金,叶圣陶,老舍
31 《民国历史导读》31章 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
32 《民国历史导读》32章 戏剧
33 《民国历史导读》33章 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陈建功
34 《民国历史导读》34章 竺可桢,侯德榜,吴有训,茅以升,梁思成
35 《民国历史导读》35章 史迪威,陈纳德,白求恩,魏德迈,李德
36 《民国历史导读》36章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